科普艺术需创新

2017-09-12 15:04:57 来源:时代聚焦 编辑:

QQ截图20170912150931.png

近些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国内的科学馆设施因接待观众过多而损坏严重。在责备相关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时,我们似乎也看到了这么一种困境:人们对科普活动非常向往,可是能接受科普的渠道却十分狭窄,形式也十分局限。就大众知道的,均以固定展览的形式为主,且内容更新慢;而科学馆的容纳能力又有限,对很多人而言一生也难去几次;而一些所谓的科普互动形式,又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达到的效果实在一般。

其实,我国公民普遍崇尚科学,对科技信息的兴趣不输发达国家公众,但当前人们对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仍然掌握不够,这就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求知需要。面对广大群众对科普的需求不断增强的态势,就要求我们要对科普的形式加以创新。近年来,就有人从艺术与科技方面找到了相通点。

2012年,由著名科普作家和制片人赵致真编导的我国首台“科技春晚”——《欢乐与智慧同行》,首次亮相各大电视台,晚会中“用玉米糊舞揭示非牛顿流体的特性,用液氮把香蕉变成锤子,用触摸屏演奏民族音乐,用气球展示伯努利效应”等活动,引发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与笑声。

另外,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流行音乐人开始效仿国外,将一些科学内容添加到音乐当中,借助流行音乐的火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传播到各个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

还有就是各大城市近年逐渐流行起来的科普剧形式,也是科普形式的一大创新,观众们只需坐在椅子上,就能从生动活泼的表演中学习到各种科学常识。

有教育家就认为,真正的“学习科学”,就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可以与科学技术接触。而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无疑是大家能够轻松接受的方式。

不过,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将一些实在可行的科学内容移植到艺术上,或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否则,一旦违背了真实这个原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科技艺术”就难以让人接受。

如比较火热的科幻电影《金刚》中,违背进化论而生长有各种大型动物的海岛、竟长有三趾的恐龙、猩猩反常态直接凝视人类的行为,这些情节就遭到一众科学家声讨;另外最近上映的《环太平洋》中,巨型机器人在地面行走并没留下凹痕的情节,也让网友们直呼“不科学”。

笔者认为,科普形式要不断创新,而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这条路,正是当前非常重要的渠道。不过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应该要遵循科学的真实,否则即使艺术表演再精彩,对人们的影响再震撼,到头来传播给人们的并非真正的科学知识,而是误导科学,甚至可能传播了伪科学,那就不应该了。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

上一篇:既送科普又送服务

下一篇:跟随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