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名校”这道“玻璃门”挡住非名校求职者的去路

2018-11-19 09:57:16 来源:科普网 编辑:风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当下教育背景对求职影响大。985、211等名校教育背景已然成为一扇“玻璃门”,将非名校的毕业生和求职者挡在了门外。(中国青年报 11月15日)

  当今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节约时间,节约成本,摆在招聘方面前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应聘者的教育背景,毕竟它能够证明应聘者的某一方面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招聘方看重甚至首选应聘者的教育背景作为招聘的标准的做法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可厚非。

  但不可否认,以上做法也有其欠妥之处,名校毕业的应聘者只能证明其高中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在今后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反之亦然,普通院校毕业的应聘者也可能凭借在大学的学习、社会实践等,具备了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获取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或者本身的性格更符合某些企业文化。也就是说,贸然将教育背景作为招聘的首选标准缺乏理性的思考,很可能会导致被录用的人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而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被拒之门门外。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得不偿失,对非名校毕业的应聘者来说,更是一种不公平,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就会形成一种就业歧视,挡住非名校毕业生的去路,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笔者以为,不管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从推进社会就业公平来看,冲破阻挡非名校毕业生求职的“玻璃门”,为非名校毕业生开辟一条通途势在必行。

  一方面作为招聘方的企业应理性选择选人用人的标准。笔者以为,企业招聘人才可以考虑应聘者的受教育背景,但不应将其视为首选标准,而更应该全方位考察,如应聘者的专业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匹配度、进取精神和学习能力,性格和品行、实习与兼职经历、是否对企业有认同感、在校时的表现和经历,以及能证明学生能力的各类证书等。毕竟能上名牌大学只能证明其高中学习能力较强,成绩优秀,并不能代表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企业文化相适应,会为企业创造价值。

  另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毕业生。笔者以为,作为校方,要提高就业率,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形式上的就业指导,而是应该理性客观而为,在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挂钩等工作上下功夫,比如在校期间,在不耽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联系或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与相关企业进行互通,在专业或学科设置上多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形成固定的人才链,从而既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又能使企业通过低成本获得所需的人才,进而实现双赢。

  当然,要改变就业难的现状,作为大学在校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寻找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踏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离校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各种阻碍,但也不应妄自菲薄,更不能过分苛责客观条件,而是寻找和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努力冲破各种“玻璃门”。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不是人才不能光看一纸毕业证或学历证书,而是要全面客观理性地考察;能不能成才,更要看自身的努力。笔者相信,在各方都回归理性的基础之上,定能冲破阻碍就业的“玻璃门”,为求职者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

  作者:刘学美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