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 涵养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2018-10-12 21:47:22 来源:科普网 编辑:风云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人民网2018-10-12)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反腐败没有休止符,坚决肃清腐败余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把好“两个坚决维护”方向盘,坚决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各地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坚决肃清腐败余毒,严明党内政治生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赢得党心民心。肃清腐败余毒的过程就是破立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必须扭住不放、一寸不让。必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严肃认真抓好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出重拳、下狠手。开好民主生活会,一针见血、直面问题、动真碰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加强教育引导、抓住“关键少数”,重点在“十破十立”上下功夫、见实效。只有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才能真正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推动政治生态不断好转。

  严字当头,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衡量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好坏,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在政治生态恶化时,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挫伤干部积极性;政治生态向好,那些埋头苦干、实干、能干的干部就能得到重用。“一把手”要自己接受监督管理,以身作则,作遵纪守法表率,发挥“头雁效应”。亮剑小圈子、小团伙,把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防止“带病提拔”,做到“凡提四必”,查档案、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民意、查业绩、查线索、查案件,对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的部门、岗位及拟提拔干部作重点甄别。处理不廉洁、乱作为干部,调整不作为、不胜任干部。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自评和巡评相结合方式,为每个被巡视单位的政治生态“画像”。“一把手”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中的关键”,要抓住这个关键带动政治生态向上向好。扎紧从严治党制度笼子,确保“一把手”有权不任性;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压实“一把手”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一把手”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

  抓党建促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不仅要注重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还以此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让广大群众从政治生态好转中实实在在地增强获得感。要盯着民生领域等重点领域,打“组合拳”,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简政放权下好“先手棋”,坚决铲除权力寻租滋生蔓延土壤,让不在状态干部回炉淬火,让广大干部强烈感受到新导向:干得好受重用、干不好就问责、不胜任就调整。

  通过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逐步向好:2017年,云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

  山西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经济发展“由疲转兴”。今年上半年,重庆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7.1%,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治生态的净化、修复,要抓长抓常,坚持不懈抓下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善作善成,涵养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魏华)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