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我求有我

2018-08-18 10:16:40 来源:互联网 编辑:风云

  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功绩,以无我的精神境界成就有我的人生华章。(央视新闻网8月15日)

  宋代有桩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师青原行思谈及悟道之路: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懵懵懂懂到水中望月,再到醍醐灌顶。有我、无我、忘我,三种境界,令人醒悟。

  漫漫人生路,诸如进、退、留、转等涉及切身利益之事,难免碰到。所得所失,称不出准确几斤几量,量不出具体几尺几寸。一失一得本是常态。为救赌气爬出24楼窗外的小女孩,杭州一位警察叔叔吐槽自己“我很胖我会被卡住,出不去”。因一位革命老人吃不上半肥半瘦的猪肉,在会议上给自己一巴掌的时任山东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 看似丢了面子的“无我”之心,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自己迟钝、不聪明、欠伶俐,而是看淡名利,看重责任,进退得失莫萦于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不计得失的“无我”,时刻提醒着我们把握全局与具体、个人与集体、短期与长期的关系。不论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夫妇32年的全心坚守,还是“在黄州,改易风俗。在杭州,疏浚西湖”的苏东坡日夜操劳。那些常怀“忘我”之心的人,正是惦记着“没做好”、“没完成”、“再出发”的决心兢兢业业。反观另一些党员干部,在利益面前,掂量左右人情,考虑世故周全,计算亏损利弊。讲价钱、谈条件,做公事“磨洋工”,干私活“打冲锋”。或是奉行“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人生信条,搞起 “既不出风头,也不落后头”所谓的“中间主义”。把“我”字看得太重。殊不知忘怀得失未必“失”,患得患失未必“得”。

  以“无我”得失之心,成就“有我”价值之感。百团大战中“将圣”李聚奎,1955年授衔的开国大将邓华、杨得志都是他的手下。但大将只有10个名额。在组织为难时,他传话到“就低不就高,上将就行”。“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头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正是“无我”之心映照出的知一时之止,得一世之功。“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高远得人生境界。”

  作者:邱飞飞

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发现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联系本网 ,并提供稿件“纠错”信息。